Artwork

Content provided by 蔡禮旭. All podcast content including episodes, graphics, and podcast descriptions are uploaded and provided directly by 蔡禮旭 or their podcast platform partner. If you believe someone is using your copyrighted work without your permission, you can follow the process outlined here https://player.fm/legal.
Player FM - Podcast App
Go offline with the Player FM app!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 130

1:33:25
 
Share
 

Fetch error

Hmmm there seems to be a problem fetching this series right now. Last successful fetch was on July 28, 2021 12:00 (3y ago)

What now? This series will be checked again in the next day. If you believe it should be working, please verify the publisher's feed link below is valid and includes actual episode links. You can contact support to request the feed be immediately fetched.

Manage episode 298555052 series 2959554
Content provided by 蔡禮旭. All podcast content including episodes, graphics, and podcast descriptions are uploaded and provided directly by 蔡禮旭 or their podcast platform partner. If you believe someone is using your copyrighted work without your permission, you can follow the process outlined here https://player.fm/legal.

  尊敬的諸位貴賓、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群書治要36O》的課程,這幾節課剛好是談到「為政」綱紀當中,尊師的句子。二百五十九句提到:
  【是故古之聖王未有不尊師也。尊師則不論貴賤貧富矣。】
  而聖人教導我們,「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老師不因這個身分而尊貴,而是因為他的行為而尊貴。所以他人對我們的尊重、敬愛,不是去要求來的,不是去指責來的,是自然感召而來,「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為人師表者,自己做出來的行為值得人家尊重,自自然然實至名歸。剛好七月初在南京居美馨中心,它們辦了振興師道的課程,當時參加的,有一百多個校長、幼兒園園長、教育界的同道參與。跟我們這一句非常相應,所以談了幾個禮拜,都是以「做孩子一生的貴人」,這個主題跟大家交流尊師、師道。從這個題目我們就感受到,假如每個當老師的人,他著眼的都是學生一生的幸福、一生的成就,他看得很深、看得很遠,這一念心就值得學生、值得大眾尊敬他。
  而我們上節課談到的是第六個大項,「教育工作者的典範,至聖先師孔老夫子」。夫子教導我們仁者愛人,夫子一生的教誨都離不開仁愛之道,仁字兩個人,想到自己就想到他人。所以仁者特別能體恤別人的需要,就像大家今天看我戴這個頭戴麥,跟以前不大一樣,看起來像歌星(開玩笑)。這個頭戴麥是我們信息部的同仁,他們確實也是力行仁道,感覺我們講課的老師們拿麥克風,有時候拿一、二個小時,怕我們手酸。他們觀察入微,可能看到我們在台上上課,上到下半節,可能都是這樣快要沒力氣,都托著了,然後又看我們常常要站起來寫黑板,拿著麥克風在這樣寫,有時候還拿著課本,不是很方便,所以就替我們準備這個頭戴麥。這用具背後就是他們力行仁愛,替人設想。所謂知行合一,所了解的道理必然落實在哪裡?落實在他的工作。他工作要服務人體貼入微,觀察得很細膩,落實在生活、處事待人接物當中這叫實學。夫子教誨我們「博學、審問、慎思、明辨」,最後就是「篤行」。博學、審問、慎思、明辨是知,篤行是馬上去落實。
  而上一節課我們談到夫子治學這些態度,我們上次一起學習了十句經文。這十句,我們有沒有學的過程當中轉變心態,跟靈魂結合在一起?這叫隨文入觀,觀就是馬上變成我們的態度,這就善學。不然聽了十遍、二十遍,道理還是道理,我還是我,那就學成知識。比方舉個例子,夫子治學「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這句話我們學習了,從此以後對古聖先賢的經典,沒有一絲一毫的懷疑,這個信入心。好古的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相信古聖先賢的智慧、慈悲,手不釋卷,一分一秒都不浪費,有時間就學習,信而好古。我們的態度就因為學習轉變過來,所以叫修身、修行。修正我們的態度,修正我們錯誤的行為叫修身、叫修行。
  述而不作,所講述的話語,決定都是古聖先賢教誨的東西,不能隨便講自己的意思。因為我們是教育工作者,按自己的意思講,假如跟真理不相應,那就誤人子弟。所以這述而不作一學完,每次開口要隨順聖賢教誨,不能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想法、看法。您看這個治學,言語謹慎的態度,恭敬、謹慎,對於學生講一堂課,我們要對得起這一堂課的緣分,絕對不能誤導他人。聖人治學尚且如此,更何況我們的程度遠遠不如古人,更應效法。我們效法孔子怎麼當學生,治學的態度。今天一開始,我們繼續從夫子的行持,從古代的經典當中,找到夫子為師的風範。
  我們第六個大項,教育工作者至聖先師孔老夫子,上禮拜先談到孔子治學,值得我們效法學習的地方。今天我們談夫子為師風範,首先第一點智慧,夫子在《中庸》當中有提到,「天下之達道有五」,就五倫大道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人與人的關係離不開這五種,那真正要圓融和諧這五個關係,要靠三達德去落實。這三達德包含師生關係,古代講師徒如父子,這是在父子關係。但是現在又講,現在的師生只能像朋友,當然還是離不開這五倫的關係。事實上緣分,是多少緣分盡多少力,但是這顆一心一意成就學生的心,這是亙古不變的,但緣分有淺深。要圓滿五倫,圓滿師生關係,首先第一個,我們用三達德來學習,智慧表現在哪裡?務本,找根本。在《論語》當中教誨我們,「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人會愛父母,進而會愛他人;人會敬兄長、敬姐姐,愛護兄弟姐妹,進而去愛護同學朋友。
  林則徐先生留了「十無益」非常精辟,這無益的意思,假如人生沒有遵循這十條道理,那可能這一生沒什麼意義,都是做表面功夫。這十無益當中提到,「父母不孝,奉神無益」,所有的神聖都教我們從孝道開始做起。每天拜,都不落實,根本是糟蹋聖賢人的教誨,怎麼會有福報?當然無益。「兄弟不和,交友無益」,連你最親的手足你都不愛護,你那交朋友都帶目的的,不是真正的情義。這都是務本,做人要務本,不然就本末倒置。現在很多人對客戶好得不得了,對自己的父母不理不睬,這個在社會當中,人家瞧不起,他不能立足,甚至他的事業不可能長久。他現在好像還賺不少錢,那是他祖上的福報庇蔭他的,他還不懂得做人,福就要折光了。所以大家冷靜去看看,沒有本的事業是不可能長久。
  所以整個社會呈現企業的壽命愈來愈短,我記得好多年前看到的數字,可能現在更嚴重。應該差不多十年前的數字,中小型企業平均二點九年,一個企業不到三年就關閉了,不就好像扮家家酒一樣,胡鬧了。大型企業平均七到八年,大型企業牽動多少資產,牽動多少的員工?可是才七到八年就倒閉了,那會延伸很多的社會問題、家庭問題。那事業不能長久是結果,因是什麼?沒有德行的根本。賺一點錢,外面的誘惑一來,兵敗如山倒,所以這個務本就非常非常的重要。其實我們看到企業這麼短,跟我們教學的人有沒有關係?有,那老闆可能是我們教出來的學生。所以任何的家庭問題、團體、社會問題,全部都是人心的問題,全部要靠聖賢的教育才能改變人心,現在家庭社會的這些亂象,都得靠教育才能夠解決。所以我們看到《論語》這些句子,確實可以體會到,「半部《論語》治天下」。我們就看這一句就好了,「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他孝順就愛護別人,就移孝作忠,好多問題都解決了,哪有衝突!哪有不忠於國家、不忠於領導的事情!悌,愛同學、愛朋友,種種矛盾就化解掉。所以真的是半部《論語》治天下,這一點都不誇張。
  我們看到務本,對一個教育工作者太重要了。我們總不能教了一輩子結果是什麼?本末倒置,甚至忘本,那我們是好心做壞事。很多教育界的同道非常認真,但是他們眼看著學生的素質愈來愈差,找不到根本。我也是,不是一代不如一代,是一年不如一年,我也著急!結果祖宗加持、祖宗保佑,剛好讓我翻到經典,《孝經.開宗明義章》,看到了一個最重要的務本句子,「夫孝,德之本也」,德行的大根大本找到,教是教育,「教之所由生也」。所以假如不從孝道開始教起,就不叫教育,這個對我們太重要了。我們不能搞一輩子,連本是什麼都不知道。有人會想,現在的學校這麼多,而且從幼兒園學到大學十八年的時間都有,這個算不算教育?假如不教孝道叫知識傳習所,教了他很多知識,但是做人不懂。這個我們翻開報紙就看得出來,現在不孝子,不是說沒讀書的人是不孝子,學歷讀得很高,父母還沒下葬開始爭財產。大家冷靜去看很多大企業家,他那些孩子都是留美、留法、留德的,為什麼他去世之後,那棺木一、二年都下不了葬?擺不平。他培養了這麼多的子孫,全部都讀一、二十年的書,但是不懂得孝道,只懂得money錢,拜金主義。拜金主義怎麼是教育?功利主義怎麼是教育?
  夫子講「君子喻於義」,培養君子是讓他了解道義,做人的本分,義是應該的。家的本分是什麼?團體的本分、對國家民族的本分是什麼?這是培養君子。「小人喻於利」,從幼兒園就教他競爭,那是培養小人出來,會傷父母的心,會傷領導、會傷他人的心。他縱有二十年知識的積累,他還是不可能能去利益人,因為心壞了,才幹愈高所產生的副作用愈大,這個我們教育工作者要體會得到。我曾經聽同道們講,有才無德叫危險品,還有講得更絕的叫毒品,那變毒害社會了。《資治通鑑》是司馬光先生花了十九年寫的,有一篇文章叫「才德論」,就提到「才勝德謂之小人」,跟孔子講的,你不要培養小人喻於利,小人他都想自己多了,就很難去利益到別人。所以當時候在《孝經》看到這句話,好像眼前一片光明,在我們家所謂手舞足蹈,實在很難表達自己的心情,就在家裡面跑了好幾圈,拍桌子:太好了、太好了。終於找到本,心就安了,安在這個真理上。全天下的人都不教,我們一定教,為什麼?我們不能對不起孔老夫子的真知灼見。儒釋道的聖人都讓我們從孝道開始做起,這是做人的本。老子也講忠孝友悌,都是從這裡做起。
  這個務本的智慧,我們複習一段話大家就知道了,就是我們《群書治要36O》其中一個句子,魯哀公問孔子,房子往東邊建吉不吉祥?孔子說有五件不吉祥,房子往東邊蓋不算在內。這五個不吉祥,全部都是務本的智慧,「損人自益,身之不祥」。這樣的心念,念念都折自己的福,怎麼會吉祥?都要去損害別人,利益自己,這叫愚痴,損人決定不利己,這個對自身來講,是最大的災禍,不吉祥。接著談到家庭,「棄老取幼」,孝道沒有了,「家之不祥」;國家團體「釋賢任不肖」,賢德的人不要他,講真話都聽不進,把他貶得遠遠的,用一些溜鬚拍馬的、奉承的人,「國之不祥」。人存政舉,你有真正的正直、無私的幹部才能成就事業,現在人才不要了。您看夫子這每句話都講根本。
  我們再複習一句,因為我們一起學古文,諸位學長,我們已經進入第幾個年頭?第四,從二O一O年開始。時間過得很快,我們背這句是決定不能忘本,哪怕四年過去了都不能忘,「出師表」,「讀出師表不哭者不忠」,這千古文章,忠臣淚寫下來的。其中有一句,點出了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治亂興衰的關鍵。孔明先生講,「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後漢桓帝、靈帝那個時候宦官當政,民不聊生,就是有德的人都被貶掉,甚至被殺害了。
  所以夫子這段話非常有智慧,「釋賢而任不肖,國之不祥;老者不教,幼者不學,俗之不祥」。社會風俗愈來愈差,為什麼?父母不教孩子,老師不教學生,領導不教下屬,長輩不教晚輩。以前的社會風氣是看到小孩子不守規矩,不認識的小孩都會教導他,因為每個小孩都將是社會未來的主人翁。他們假如不懂事,對社會的危害都很大,所以您看當時候每個成年人的責任感是如此。結果現在的風氣變成:小孩有小孩的想法,學生有學生的想法,我們管不了了。講這句話要負因果責任,所有聽我們講這句話的人,都覺得對,你就誤導了他們的人生態度,這個要下十九層地獄,誤導大眾的思想觀念。「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每個人人生的身分、本分背後都是責任,怎麼會管不了?怎麼會沒有我們的事了?這個太沒有責任心,這不行。所以難怪下一代失教,愈來愈狂妄,父母、大人的話都不聽,那可能是我們的態度偏頗了。第五個不祥,「聖人伏匿,愚者擅權」,聖人不出來了,都是這些急功近利的人當權,把整個世界的潮流都帶往追名逐利去了,這就「天下之不祥」。
  現在為了賺取眼前的利益,把整個地球母親破壞得體無完膚。從環境上這是天下的不祥,從思想觀念殘害下一代的身心。這愚者是誰?錯誤書籍的那些作者。現在很多暢銷書排行第一名,那是邪知邪見,那就變愚者擅權。包含一個國家的教育部長,主抓教育的人他對教育的認知本末倒置,愚者擅權,下一代就培養不出來,這就是天下之不祥。所以現在能把老祖宗五千年教育的,智慧、理念、經驗、方法、效果,得要做出成績來。因為現在人不相信老祖宗這些教誨,你不做出成績來,他還是懷疑。現在全世界的教育比較重視知識、技能、考試,沒有重視最重要的,孝的品德這部分。所以哪個學校落實德行教育,成為國家、成為天下的樣板,這個功德太大了。現在這個時代:你說這個好拿證據來!你沒做出實驗還不行。
  所以在二OO五年底,我的師長在廬江辦了一個中華文化教育中心,對當地四萬八千鎮民,推行倫理道德、《弟子規》孝道的教育。一年的時間,離婚率、犯罪率大大下降,證明人是可以教得好的。社會大眾,包含我們馬來西亞的華人,我記得O八年的時候有一期的課程,馬來西亞的校長、老師,還有家長去了一百四十七個人,那台飛機差一點就被他們給包了,全球華人對整個文化,非常的珍惜。一個地方做出實驗來,大家很有信心起而效法。像我們現在在巴生興華華小,還有幾個實驗的學校做出一定的效果,現在很多包含海峽兩岸這些教育界的人,他來了主動要去請教、要去吸收這些學校的經驗,這都是做出效果才能給人家信心。所以怎麼讓聖教能夠發揚光大,師長老人家有一句話點到底蘊上,「和諧社會從我心做起」,從我們自身。人能弘道,我是個老師,我把老師這個本分盡到;我是個父親,我把一個父親的本分盡到;我是個太太,我把太太的本分盡到。就在自己的這個身分當中行大道、行仁道。接觸我們的人,看到我們的人統統受感動,這個道就弘出去了。
  我們接著看第二個,展現智慧,是夫子看事情看得非常的深遠,不是在眼前。套一句《了凡四訓》上面的經文,能展現看得深遠的角度在哪裡,「不論現行,而論流弊;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論一身,而論天下。」現在社會風氣問題出在哪?急功近利,欲速則不達。夫子當時候的威望非常高,他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弟子當中子路勇猛第一,好像在那個時代,沒有人比得上子路的勇猛;那以治國的智慧,可能沒有人能夠超過顏回;還有理財的能力,冉求很強;子貢的外交口才,是無人能出其右,這歷史當中都有記載。當時候兩國要交戰,子貢出面給他們曉以大義,戰爭就平息掉。所以有這麼多的人才、這麼多的弟子,但夫子為什麼當時候沒有發動革命?發動革命他自己治理一個國家,給天下做樣板不是很好嗎?老人家幹嘛這麼辛苦,周遊列國十四年,還遇到很多危難,可能我們會這麼想。
  但夫子看得很遠,夫子看現在的國家領導人,還沒有壞到要起革命的程度,他又不是像夏桀、商紂魚肉人民。還沒到那個情況,假如發動革命,以後沒有夫子之德的人,動不動就要謀取政權,就民不聊生。所以夫子考慮的是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論一身,而論天下。在《論語》裡又有,夫子講「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夫子看得很準,看到那個做假人去陪葬,夫子說做假人的這些生意人,以後會斷子絕孫,沒後代。為什麼?把假人做得像真的一樣,會造成以後有人拿真人去陪葬。果然被夫子講準了!所以聖賢人他會防微杜漸,洞察機先,這個都是他們看得很深遠。所以「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他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是要給當世跟後世的人做榜樣,不可以隨性,不可以馬虎,一心恭敬謹慎。
  《論語》裡面,又有一個例子非常具體,夫子學生子貢,當時候魯國的百姓,因為在其他的國家做俘虜,子貢花錢把自己的國人贖回來。按照當時候的法律,魯國政府會拿贖金給子貢,子貢說不用了,他很慷慨說不用了。結果這個事情孔子知道了,孔子就責備子貢,因為這麼做好像很高尚。但是魯國人民都不富裕,都不像子貢是大商人,可是子貢不領贖金,以後想救人的人,就有點猶豫了:我也沒啥錢,把人贖回來,又不好意思領贖金。他一猶豫,就有可能因為這個猶豫,沒有把人贖回來,那不是斷了一個人重要的人生機緣了嗎?你把一個男人贖回來了,他的父母、他的妻兒有人照顧。所以當時候孔子抓住這機會點,教育子貢:你做任何事,得要考慮整個社會、國家的情況,不能只是你一個人率性,喜歡怎麼做就怎麼做。聖人舉事,聖賢人做一件事,是要移風易俗,這樣才能教化百姓。
  另外又有一天,子路在路上看到有人快淹死了,非常勇敢跳下去把那個人救起來。那個人感謝他的救命之恩,太激動、太感恩,把自己家裡的牛送給他。大家知不知道一頭牛換作現在是多少錢?比方說你開工廠,一頭牛就是一台大機器的成本,要靠這吃飯的。很高興把牛送給他,子路也接受了。孔子讚歎子路,你拯人於溺,人家差點就淹死、差點滅頂,你把他救起來,對方感激送牛給你。以後魯國人都說好心有好報,這個行善的風氣就帶動起來了。一般人來看,子貢不受贖金比較高尚,子路收了人家的牛,好像比較低俗。但孔子看事不是這樣的,他看整個面,看整個長遠的影響,所以這個看得深遠。我們當老師也要看得深遠,培養出來的學生就有智慧。
  第三點怎麼看出夫子的智慧?以下幾點都跟《禮記.學記》,最重要的教學法相應,「禁於未發之謂豫」,有智慧的人,教育自己、教化他人,他是用預防法。不是等他染上壞習慣了,然後再來教,那個叫亡羊補牢。夫子說「少成若天性」,《易經》講「蒙以養正,聖功也」。所以教育的智慧,就體現在禁於未發之謂豫,不止是教育他人,還要教育自己。自己沒有染上的壞習慣,未生惡令不生,不能再習染了,已生惡一定要把它馬上改掉,「過則勿憚改」。第三點在哪裡體現?在夫子非常多的教誨裡面都有體現,我們舉一句就好了,夫子說「君子有三戒」,這個戒就是預防,「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所以保護青少年的心靈非常重要,「非聖書,屏勿視」。現在全世界的青少年非常慘烈,都被這些邪惡的書籍障礙他的清淨心。父母老師不能不懂,尤其是國家要管理好這些出版物、這些光碟。人民是需要保護的,孩子是需要保護的,還讓他們有判斷力,要隔絕這些污染源。
  「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鬥是什麼?好勝心、嫉妒心,見不得人好。大家有沒有發現同年齡的人競爭性比較強?比方我們現在四十歲,看到另外一個跟我們年齡差不多的人,表現比我們好很多,我們可能就覺得有什麼了不起,運氣好而已。或者是就要跟他拼個高下,不懂得「道人善,即是善」,這都是嚴重的習氣。所以真會教育孩子,從小就讓他戒色、戒鬥,讓他「見人善,即思齊」,就不鬥了。「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所以人的患得患失之心,一般都隨著年齡增長愈來愈嚴重。除非這個人活得很明白,人生最重要的是提升靈性、提升智慧,不是要去貪求更多的東西,因為愈貪求就有求不得的痛苦。所以這個世界上不明白人生意義,走錯方向,愈活愈笑不出來佔大部分。我們不要說別人,我們就說自己,請問我們現在的笑容,跟二、三歲的時候比起來啥時候多?好,這是禁於未發之謂豫的教育智慧。
  第四點因材施教。你很了解他的程度,你很了解他的心態,你才好指導他。《禮記‧學記》說,「不陵節而施之謂孫」,孫就是循序漸進法。他的程度是這樣,你跟他談孝道,就以他能理解的;他程度還不能體恤父母,你就跟他說「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他雲裡霧裡太高了,這得循序漸進。《禮記‧學記》裡有一句話,也是這個因材施教非常好的註解,叫「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你知道他心態偏頗在哪,你才能把他導正,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教育最重要的兩個綱領長善、救失。知其心,知道別人的心態哪裡不對,可以幫助他。但我們想一想,「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們都不知道自己,怎麼去知道別人?所以我們要知人、助人,首先我們還要自知、自助。孔子有一次問三個學生,什麼是智者?什麼是仁者?子路說「智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愛己」。有智慧的人讓人能了解自己,仁愛的人讓人能愛護自己。子貢說「仁者愛人,智者知人」。最後是顏回講「智者自知,仁者自愛」。這個也是務本!
  一個人把自己的人生搞得亂七八糟的,顛三倒四,他拿什麼東西去愛人?有,現在這樣的人不少。比方說自己的身體、自己的事業搞得亂七八糟,然後看到一個心儀的人就說,我一定讓你幸福,橫批:騙人。他連自己都愛不起來,他拿什麼觀念、態度去愛別人?這因材施教是第四點,我們舉一些具體的例子。首先舉教孝道,夫子怎麼因材施教?觀察每個學生的心態,跟他現在的家庭情況。在《論語‧為政第二》連續好幾句都是教孝道,跟「為政」有什麼關係?大有關係。《孝經》開篇就告訴我們,「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所以整個國家推展孝道,天下就治了,國家就治了。所以「為政」裡面連續好幾次都是談孝道,孝道跟為政大有關係,是為政的根本。因為「建國君民,教學為先」,而教學又以孝為先。
  經句裡首先提到,「孟懿子問孝」,孟懿子是一位大夫,也是孔子的學生,他的父親孟僖子臨終以前,交代他們兄弟兩個,我死後你們一定要向孔老夫子學禮、求學問。孟懿子向夫子請教孝,孔子回答「無違」,回答完了這個因緣俱散了。樊遲駕馬車帶夫子回去,在這個過程裡面,孔子就對樊遲說,我剛剛遇到孟孫問孝於我,我跟他說無違。結果樊遲駕馬就問說,「夫子,無違是什麼意思?」大家想想,假如好學應該不等孔老夫子問?請問大家,我們回到春秋時代,能幫夫子駕馬幸不幸福?幸福!可以當面請教問題是吧?可是你看,真正在身邊不主動問,還得夫子主動問。這個也看到夫子慈悲,抓住每個因緣啟發他的學生,學生不主動問,畢竟他在身邊,第一個意思。
  坦白講夫子應該在講話的時候,看學生的表情,就知道有聽沒有懂。眼睛雖然瞪很大,但是那個不是明瞭的眼神,明瞭會放光的,不明瞭有點呆滯,但是點頭。第一層意思,是樊遲不懂;第二層意思,是孟懿子可能也不懂,他又不主動問,透過他這個同學再確定一下他有沒有懂。結果樊遲說無違是什麼意思?孔子具體告訴他,「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因為跟夫子學習,是孟懿子的父親給他臨終的交代,你決定不能違背,這就是禮敬自己的父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都要禮敬,這就是盡為人子的本分。還有一個言外之意,因為夫子崇尚《周禮》,所以當時候要讓三家恢復禮制。他們的城牆都建得太高了,應該要打掉,要符合禮制,結果只有孟懿子不聽話,沒有遵守。所以夫子這個言外之意,也都是要提醒他們,德行偏頗的地方在哪裡。所以在夫子的《弟子列傳》當中,沒有孟懿子的名字,大家都知道他是夫子的學生,為什麼不列入?古人在處理這些事情很有智慧,他一個動作把實質的東西顯現出來。為什麼?不是跟夫子幾十年叫弟子,夫子的話你不遵守,實質上不是弟子。
  這些做法有沒有教育後世?包含司馬遷編《史記》,把孔子擺在哪裡?世家那是貴族!這麼一寫不就把夫子對整個民族的貢獻,凸顯出來,「孔子世家」。所以孔子叫素王,雖然是平民,他的影響力超過君王,貢獻超過君王,所以司馬遷也不是普通人。又把項羽拉在「本紀」,本紀是皇帝,怎麼項羽擺在本紀?啟發後世的人,項羽有絕大的時機可以成為皇帝,可是他最後為什麼自殺?啟發後世的人,他太傲慢了,連死以前還不知道自己的錯,還怪老天爺,「天喪我,非用兵之罪也」,不是我不會打仗。所以這些聖賢人,他們的用意確實都能啟發後世。
  第二個學生又問孝的問題,剛好是孟懿子的長子,「孟武伯問孝」。孔子回答「父母唯其疾之憂」。孔子為什麼這麼指導他?一定是了解他的情況,而這一句很有含義,唯是唯一,其就是指孩子,父母唯一擔心孩子是在他生病的時候而已。人吃五穀雜糧,很難說一輩子從來沒生過病,父母只在他生病的時候擔心,其他都不用擔心。代表這個孩子,德行、家庭、事業、嗜好都不讓父母操心,這樣才是為人子盡孝,立身行道那個先不講。我們都成年了言語、行為、習慣,還讓父母常常掛心:又抽煙、又喝酒、又亂發脾氣,這都是不孝。所以這段話給我們的省思就很多,我們馬上冷靜下來,我們的父母現在還擔心我什麼?我就不及格了。趕緊把父母的擔心去除掉,才是盡孝,養父母之心,不要讓父母再操心。
  接著下一句,「子游問孝」。孔子回答,「子曰:今之孝者」,現在的孝子,「是謂能養」,就是覺得可以養父母吃得飽、穿得暖,這樣就叫孝。「至於犬馬,皆能有養」,犬馬,狗幫主人守夜,馬拉車代勞,牠們也是在奉養主人,兒子在奉養父母,都是奉養。「不敬,何以別乎?」但是奉養假如沒有恭敬的心,我們的奉養跟犬馬的奉養,不就差不多嗎?人跟動物的奉養差別在哪?發自內心的恭敬。所以夫子這一點就點出來,當時候的人盡孝太表面,沒有觀照自己的態度。我們拉回來這個時代,現在這個時代,可能我們的標準覺得有拿錢讓父母過日子,已經很不錯了。但是我們拿錢給父母的時候,有沒有恭敬心?有沒有跪下來,把這個錢放在額頭,供養父母?還是語氣:媽,拿去了。那父母更難受,坦白講我們很多為人子女拿給父母的錢,父母都存起來,提供我們以後,甚至孫子們用。重要的在哪?那個感恩、恭敬的心。所以夫子這些教誨,超越時空提醒我們。
  第四句,「子夏問孝」,孔子講「色難」,和顏悅色奉養父母難。剛剛一開始,第一句跟大家講到,無違,要順父母的心意不要違逆,所以孝順,這個順字就在這裡。父母講得對趕快去做,父母這個做法不是很妥,不要馬上頂撞,要順勢而為,再規勸就好。所以這個順字很重要,毫無那種讓父母不歡喜的態度出現,因為一順父母的心才能寬。比方假如你的父母她年紀大了,白頭髮很多,每天叮嚀你:女兒,我想染頭髮。妳這當女兒的說,媽,染頭髮那個東西對腎臟不好,會影響妳的身體。結果老太太一而再、再而三,講了幾個月,我們就是不做。可能老人家會很不舒服,甚至於她可能知道她的日子不多了,她就是希望自己離開的時候,染著髮看起來比較莊嚴,這是她的心願。
  因為剛好昨天聽到一位學長,他的外婆就是這個情況。他的母親也是為媽媽好,但是,沒理解到母親的心。老人家看女兒沒幫她染,自己染,結果聽到女兒的腳步聲上來了,躺在床上裝睡,老人跟小孩一樣很可愛的。這個女兒體會到了,老人家真的很想要染,馬上態度非常溫和:媽,我幫妳染。結果真的染完沒多久,老人家走了。所以女兒想起來幸好有染,不然真的她這女兒會留下一生的遺憾,沒有順。當然你假如買染髮的是天然的更好。所以當老人家很想吃什麼,你就不要先以營養學的角度,維他命V多少,怎麼樣怎麼樣,這個時候不要用這些道理來壓,要能體會得到老人家的心意這是順。心地柔軟和顏悅色,而和顏悅色不是裝出來的,是什麼?能夠有照顧父母老人的機會,覺得是自己最大的福報,我能報恩,所以和顏悅色是沒有絲毫的勉強。
  我們昨天跟學長他們看大陸一位孝子,王希海老師照顧父親二十六年。他這二十六年他覺得人生非常充實,看到父親睡得香、吃得甜、吃得歡喜,就是他最大的欣慰。因為盡孝跟人的性德相應,所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真正能照顧自己的父母,比方在醫院當中,五天、七天沒有辦法排泄,王希海老師就講到,一個為人子怎麼忍心可以在那裡等著,父母這麼多天排不出來,你必須主動採取方法,他就馬上想到方法。所以人的種種好方法從哪裡來?從孝心、從真心出來的。一個人有百折不撓的真心,方有萬變不窮的妙用,方法就出來了。他就幫父親整個肚子很仔細的按摩,還用熱毛巾去熱敷,然後用熱毛巾在肛門處給它溫熱,他父親就排泄出來。當他看到他父親那種放鬆、舒服,他覺得是他人生最大的快樂。孝子心中只有父母,父母樂就是他的樂。
  就好像我們成長過程當中,生病的時候,我們病好了,父母比我們還高興;我們生病了,父母對天地發誓,把這個病移到我身上,不要讓孩子這麼痛苦。這就是父子有親!王希海老師天性終身保持,沒有改變。因為王希海老師出入醫院的機會比較多,他就講到,父母生病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因為操心孩子。我們都知道人的身體不好,最大的一個原因是情緒影響,所以父母因為操心我們生病。可是父母生病以後,又特別怕麻煩孩子很自責,孩子沒有體會到父母因我們生病,又因我們內心難受,怕麻煩我們。照顧父母怎麼能說是麻煩?回報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所以我們為人子女又沒有體恤到,甚至照顧個一、二天,發脾氣不耐煩,在醫院裡面罵老人,走到走廊上去罵,父母都感覺得到,那不是讓老人更難受。
  所以看到這個色難,我們體會到,不管是古代的孝子,還是現代的孝子,那一分心境令人感佩,念念只想著怎麼樣讓父母歡喜,沒有想自己。對我們來講,我們很容易用自己的想法,二十六年那多辛苦!孝子不是這樣的。孝子給我們提醒到,你照顧父母還起一個念頭:要忍耐、要忍耐,要撐。這個心已經是自私了,想到自己才會有撐;念念是父母,決定沒有這個好辛苦、好累,沒有這個念頭。因為只要有這個念頭,慢慢變什麼?我好累,我好辛苦,最後就變我怨、我不耐煩,最後就我恨,那就麻煩了。所以孝子跟我們的差別在哪?存心不同。我們會自私自利,他們念念為父母想。所以和顏悅色是最可貴的,這個難是難能可貴。
  「有事,弟子服其勞」,弟子是指學生,服勞就服務老師很勤勞。「有酒食,先生饌」,有好的食物先奉養老師。「曾是以為孝乎?」假如只是服其勞,酒食先生饌,這樣還不能算是很細膩的盡孝,因為對老師最重要的是尊敬。但對父母他有一分父子有親天倫的親愛,還要和顏悅色。因為父母跟我們連心,我們做得是不是心甘情願,父母都能感覺到。甚至於互動的過程,還會撒撒嬌,還會有這些親暱的動作,這是父母跟子女之間有的。跟老師之間主要是莊重、恭敬,這是談到問孝的部分,就因材施教。
  再來,「問君子」。學生很多也都問君子,因為時間關係就不舉太多例子,我們舉一個子貢。子貢問君子,子貢口才是第一名的,孔子針對他回答,「先行其言,而後從之」。你自己先做到的這些事情再去講,這樣才能言行相符,這是君子的風範。子貢講話講得快,口才又好,夫子針對他提醒,你要落實君子,要契入君子,首先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包含學生還有問仁怎麼落實,仁愛的仁怎麼落實?學生要去當官問怎麼為政?怎麼治理這個地方?夫子對每個學生的指導都不大一樣,這都是體現因材施教。
  智慧第五點,叫抓住機會教育,體現夫子的智慧。《禮記‧學記》裡面說到的,「當其可之謂時」,這個時節因緣可以了,剛好發生,學生也信任老師,這個時候可以指點他,他會印象深刻。我們接著剛剛講子貢,子貢有一天在批評人,「子貢方人」,孔子知道了馬上提醒他,「賜也賢乎哉?」端木賜,你很賢德了嗎?還有時光、閒工夫在那裡批評人?「夫我則不暇」,我對治自己的習氣用功,時間都不夠了,你怎麼那麼多時間在批評別人?子貢口才好,他犯了這個批評人的壞習慣,孔子馬上機會教育。包含有些機會教育是什麼?看到學生的狀態,知道他領會錯了,領會錯了會愈偏愈遠,主動提醒他。子貢,你覺得夫子是很博聞、強記這樣治學的人嗎?「多學而識之者歟?」是這樣的人嗎?那代表子貢對自己的夫子,覺得他是博聞、強記。子貢一聽「然」,對,不是嗎?你看他把自己的老師看錯了。夫子看得出來,主動給他提醒,「非也,予一以貫之」。夫子治學是「吾道一以貫之」,忠恕之道貫穿整個學習的,而不是強記一大堆東西,那是知識。
  又有一次我們得感謝子貢,跟夫子這些互動,對於我們學習聖教很有幫助。子貢說「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他把自己的心聲講出來,我不想別人這樣對我,我也不會這樣去對人。夫子馬上抓住這個機會,端木賜,不是你的境界,你沒有那麼高。能做到這一點叫什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那已經不簡單了。我們不希望人家誤會我,我們也不誤會人家;我們不希望人家懷疑我們,我們也不懷疑人;我們不希望人家給我們發脾氣,我們也不能對人家發脾氣,那就沒貪瞋痴慢了。一個人學習假如誤認自己的境界,他要再進步就很困難了,而且誤認以後容易貢高我慢,所以及時提醒。
  另外一個學生冉求跟夫子講,夫子,我不是不好樂你的教誨,「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我實在是能力還很不夠。夫子告訴他,「力不足」,能力不夠是什麼?「中道而廢」,走到一半走不下去,沒力氣、沒能力了。你現在還沒走,「今女畫」,你是畫地自限,你不是能力不夠。我們往往很多事還沒做:不行、不能。剛好冉求這個問題,夫子馬上給他點出來。而且另外還點了冉求的另一個問題,就是他求道之心不夠切,但是很喜歡才藝,他就陷在喜歡才藝裡面。所以《論語》裡面有說,「小子鳴鼓而攻之」,冉求一些行為不好了,夫子說你們可以去指正冉求。我們有看到喜歡才藝,求道的心不夠切,才藝愈高會不會偏掉?會。所以我們剛剛講《資治通鑑》,司馬光這個見地很重要,「德勝才謂之君子」。所以這個畫地自限,知道他心態錯了,趕緊「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
  又有一個學生子路,剛好孔子講,「用之則行,捨之則藏」,夫子是對著顏回講,假如有國君用我們,我們就行禮樂大道、仁愛大道;捨之則藏,沒有人用我們,我們好好提升自己,不強求,我們還是樂在道中。而且我們看夫子跟顏子,他們雖然沒有被政治人物重用,可是那個貢獻不亞於政治人物。因為他們「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作春秋」,那對後世的影響最大。所以有機緣、沒機緣都不強求,沒有機緣也有沒有機緣的貢獻的方法。所以夫子跟顏子這麼一講,我們不被用,也能夠歡歡喜喜樂在道中,我們兩個做得到。結果子路在旁邊聽完以後就插一句話,「夫子,你假如帶領三軍,你會帶哪個弟子跟著你一起去?」夫子就抓住了這個機會點教育子路,「暴虎馮河」,空手打老虎、空手渡過很大的江河,這種匹夫之勇的人,我才不跟他一起去,我才不帶他,「吾不與也」。必也什麼?「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懼是非常戒慎恐懼,很謹慎去對待,臨事而懼;好謀,謀就是能夠集思廣益、客觀分析,然後再來做決策,好謀而成,這就是謙虛、慎重的人。不是逞匹夫之勇,才能成得了事。好,這是夫子對幾個弟子機會點教育。
  第六點,是相觀而善的教育智慧。「相觀而善之謂摩」,所謂「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我們看《論語》裡面,夫子讚歎堯帝、讚歎大禹、讚歎古人、讚歎管仲,讓學生學習;讚歎今人,比方晏平仲這當時候的聖賢人,讓他們效法,「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子產有君子之道四」,舉那時候的人讓大家效法。再來還舉什麼?同學之間,「有顏回者好學」;「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那所有的同學要效法顏回。這個在自己帶一個班,或者主掌一個學校,把這些優秀的學生榜樣舉起來,也可以相觀而善。
  好,這節課先跟大家談到這裡,謝謝大家。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continue reading

146 episodes

Artwork
iconShare
 

Fetch error

Hmmm there seems to be a problem fetching this series right now. Last successful fetch was on July 28, 2021 12:00 (3y ago)

What now? This series will be checked again in the next day. If you believe it should be working, please verify the publisher's feed link below is valid and includes actual episode links. You can contact support to request the feed be immediately fetched.

Manage episode 298555052 series 2959554
Content provided by 蔡禮旭. All podcast content including episodes, graphics, and podcast descriptions are uploaded and provided directly by 蔡禮旭 or their podcast platform partner. If you believe someone is using your copyrighted work without your permission, you can follow the process outlined here https://player.fm/legal.

  尊敬的諸位貴賓、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群書治要36O》的課程,這幾節課剛好是談到「為政」綱紀當中,尊師的句子。二百五十九句提到:
  【是故古之聖王未有不尊師也。尊師則不論貴賤貧富矣。】
  而聖人教導我們,「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老師不因這個身分而尊貴,而是因為他的行為而尊貴。所以他人對我們的尊重、敬愛,不是去要求來的,不是去指責來的,是自然感召而來,「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為人師表者,自己做出來的行為值得人家尊重,自自然然實至名歸。剛好七月初在南京居美馨中心,它們辦了振興師道的課程,當時參加的,有一百多個校長、幼兒園園長、教育界的同道參與。跟我們這一句非常相應,所以談了幾個禮拜,都是以「做孩子一生的貴人」,這個主題跟大家交流尊師、師道。從這個題目我們就感受到,假如每個當老師的人,他著眼的都是學生一生的幸福、一生的成就,他看得很深、看得很遠,這一念心就值得學生、值得大眾尊敬他。
  而我們上節課談到的是第六個大項,「教育工作者的典範,至聖先師孔老夫子」。夫子教導我們仁者愛人,夫子一生的教誨都離不開仁愛之道,仁字兩個人,想到自己就想到他人。所以仁者特別能體恤別人的需要,就像大家今天看我戴這個頭戴麥,跟以前不大一樣,看起來像歌星(開玩笑)。這個頭戴麥是我們信息部的同仁,他們確實也是力行仁道,感覺我們講課的老師們拿麥克風,有時候拿一、二個小時,怕我們手酸。他們觀察入微,可能看到我們在台上上課,上到下半節,可能都是這樣快要沒力氣,都托著了,然後又看我們常常要站起來寫黑板,拿著麥克風在這樣寫,有時候還拿著課本,不是很方便,所以就替我們準備這個頭戴麥。這用具背後就是他們力行仁愛,替人設想。所謂知行合一,所了解的道理必然落實在哪裡?落實在他的工作。他工作要服務人體貼入微,觀察得很細膩,落實在生活、處事待人接物當中這叫實學。夫子教誨我們「博學、審問、慎思、明辨」,最後就是「篤行」。博學、審問、慎思、明辨是知,篤行是馬上去落實。
  而上一節課我們談到夫子治學這些態度,我們上次一起學習了十句經文。這十句,我們有沒有學的過程當中轉變心態,跟靈魂結合在一起?這叫隨文入觀,觀就是馬上變成我們的態度,這就善學。不然聽了十遍、二十遍,道理還是道理,我還是我,那就學成知識。比方舉個例子,夫子治學「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這句話我們學習了,從此以後對古聖先賢的經典,沒有一絲一毫的懷疑,這個信入心。好古的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相信古聖先賢的智慧、慈悲,手不釋卷,一分一秒都不浪費,有時間就學習,信而好古。我們的態度就因為學習轉變過來,所以叫修身、修行。修正我們的態度,修正我們錯誤的行為叫修身、叫修行。
  述而不作,所講述的話語,決定都是古聖先賢教誨的東西,不能隨便講自己的意思。因為我們是教育工作者,按自己的意思講,假如跟真理不相應,那就誤人子弟。所以這述而不作一學完,每次開口要隨順聖賢教誨,不能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想法、看法。您看這個治學,言語謹慎的態度,恭敬、謹慎,對於學生講一堂課,我們要對得起這一堂課的緣分,絕對不能誤導他人。聖人治學尚且如此,更何況我們的程度遠遠不如古人,更應效法。我們效法孔子怎麼當學生,治學的態度。今天一開始,我們繼續從夫子的行持,從古代的經典當中,找到夫子為師的風範。
  我們第六個大項,教育工作者至聖先師孔老夫子,上禮拜先談到孔子治學,值得我們效法學習的地方。今天我們談夫子為師風範,首先第一點智慧,夫子在《中庸》當中有提到,「天下之達道有五」,就五倫大道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人與人的關係離不開這五種,那真正要圓融和諧這五個關係,要靠三達德去落實。這三達德包含師生關係,古代講師徒如父子,這是在父子關係。但是現在又講,現在的師生只能像朋友,當然還是離不開這五倫的關係。事實上緣分,是多少緣分盡多少力,但是這顆一心一意成就學生的心,這是亙古不變的,但緣分有淺深。要圓滿五倫,圓滿師生關係,首先第一個,我們用三達德來學習,智慧表現在哪裡?務本,找根本。在《論語》當中教誨我們,「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人會愛父母,進而會愛他人;人會敬兄長、敬姐姐,愛護兄弟姐妹,進而去愛護同學朋友。
  林則徐先生留了「十無益」非常精辟,這無益的意思,假如人生沒有遵循這十條道理,那可能這一生沒什麼意義,都是做表面功夫。這十無益當中提到,「父母不孝,奉神無益」,所有的神聖都教我們從孝道開始做起。每天拜,都不落實,根本是糟蹋聖賢人的教誨,怎麼會有福報?當然無益。「兄弟不和,交友無益」,連你最親的手足你都不愛護,你那交朋友都帶目的的,不是真正的情義。這都是務本,做人要務本,不然就本末倒置。現在很多人對客戶好得不得了,對自己的父母不理不睬,這個在社會當中,人家瞧不起,他不能立足,甚至他的事業不可能長久。他現在好像還賺不少錢,那是他祖上的福報庇蔭他的,他還不懂得做人,福就要折光了。所以大家冷靜去看看,沒有本的事業是不可能長久。
  所以整個社會呈現企業的壽命愈來愈短,我記得好多年前看到的數字,可能現在更嚴重。應該差不多十年前的數字,中小型企業平均二點九年,一個企業不到三年就關閉了,不就好像扮家家酒一樣,胡鬧了。大型企業平均七到八年,大型企業牽動多少資產,牽動多少的員工?可是才七到八年就倒閉了,那會延伸很多的社會問題、家庭問題。那事業不能長久是結果,因是什麼?沒有德行的根本。賺一點錢,外面的誘惑一來,兵敗如山倒,所以這個務本就非常非常的重要。其實我們看到企業這麼短,跟我們教學的人有沒有關係?有,那老闆可能是我們教出來的學生。所以任何的家庭問題、團體、社會問題,全部都是人心的問題,全部要靠聖賢的教育才能改變人心,現在家庭社會的這些亂象,都得靠教育才能夠解決。所以我們看到《論語》這些句子,確實可以體會到,「半部《論語》治天下」。我們就看這一句就好了,「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他孝順就愛護別人,就移孝作忠,好多問題都解決了,哪有衝突!哪有不忠於國家、不忠於領導的事情!悌,愛同學、愛朋友,種種矛盾就化解掉。所以真的是半部《論語》治天下,這一點都不誇張。
  我們看到務本,對一個教育工作者太重要了。我們總不能教了一輩子結果是什麼?本末倒置,甚至忘本,那我們是好心做壞事。很多教育界的同道非常認真,但是他們眼看著學生的素質愈來愈差,找不到根本。我也是,不是一代不如一代,是一年不如一年,我也著急!結果祖宗加持、祖宗保佑,剛好讓我翻到經典,《孝經.開宗明義章》,看到了一個最重要的務本句子,「夫孝,德之本也」,德行的大根大本找到,教是教育,「教之所由生也」。所以假如不從孝道開始教起,就不叫教育,這個對我們太重要了。我們不能搞一輩子,連本是什麼都不知道。有人會想,現在的學校這麼多,而且從幼兒園學到大學十八年的時間都有,這個算不算教育?假如不教孝道叫知識傳習所,教了他很多知識,但是做人不懂。這個我們翻開報紙就看得出來,現在不孝子,不是說沒讀書的人是不孝子,學歷讀得很高,父母還沒下葬開始爭財產。大家冷靜去看很多大企業家,他那些孩子都是留美、留法、留德的,為什麼他去世之後,那棺木一、二年都下不了葬?擺不平。他培養了這麼多的子孫,全部都讀一、二十年的書,但是不懂得孝道,只懂得money錢,拜金主義。拜金主義怎麼是教育?功利主義怎麼是教育?
  夫子講「君子喻於義」,培養君子是讓他了解道義,做人的本分,義是應該的。家的本分是什麼?團體的本分、對國家民族的本分是什麼?這是培養君子。「小人喻於利」,從幼兒園就教他競爭,那是培養小人出來,會傷父母的心,會傷領導、會傷他人的心。他縱有二十年知識的積累,他還是不可能能去利益人,因為心壞了,才幹愈高所產生的副作用愈大,這個我們教育工作者要體會得到。我曾經聽同道們講,有才無德叫危險品,還有講得更絕的叫毒品,那變毒害社會了。《資治通鑑》是司馬光先生花了十九年寫的,有一篇文章叫「才德論」,就提到「才勝德謂之小人」,跟孔子講的,你不要培養小人喻於利,小人他都想自己多了,就很難去利益到別人。所以當時候在《孝經》看到這句話,好像眼前一片光明,在我們家所謂手舞足蹈,實在很難表達自己的心情,就在家裡面跑了好幾圈,拍桌子:太好了、太好了。終於找到本,心就安了,安在這個真理上。全天下的人都不教,我們一定教,為什麼?我們不能對不起孔老夫子的真知灼見。儒釋道的聖人都讓我們從孝道開始做起,這是做人的本。老子也講忠孝友悌,都是從這裡做起。
  這個務本的智慧,我們複習一段話大家就知道了,就是我們《群書治要36O》其中一個句子,魯哀公問孔子,房子往東邊建吉不吉祥?孔子說有五件不吉祥,房子往東邊蓋不算在內。這五個不吉祥,全部都是務本的智慧,「損人自益,身之不祥」。這樣的心念,念念都折自己的福,怎麼會吉祥?都要去損害別人,利益自己,這叫愚痴,損人決定不利己,這個對自身來講,是最大的災禍,不吉祥。接著談到家庭,「棄老取幼」,孝道沒有了,「家之不祥」;國家團體「釋賢任不肖」,賢德的人不要他,講真話都聽不進,把他貶得遠遠的,用一些溜鬚拍馬的、奉承的人,「國之不祥」。人存政舉,你有真正的正直、無私的幹部才能成就事業,現在人才不要了。您看夫子這每句話都講根本。
  我們再複習一句,因為我們一起學古文,諸位學長,我們已經進入第幾個年頭?第四,從二O一O年開始。時間過得很快,我們背這句是決定不能忘本,哪怕四年過去了都不能忘,「出師表」,「讀出師表不哭者不忠」,這千古文章,忠臣淚寫下來的。其中有一句,點出了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治亂興衰的關鍵。孔明先生講,「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後漢桓帝、靈帝那個時候宦官當政,民不聊生,就是有德的人都被貶掉,甚至被殺害了。
  所以夫子這段話非常有智慧,「釋賢而任不肖,國之不祥;老者不教,幼者不學,俗之不祥」。社會風俗愈來愈差,為什麼?父母不教孩子,老師不教學生,領導不教下屬,長輩不教晚輩。以前的社會風氣是看到小孩子不守規矩,不認識的小孩都會教導他,因為每個小孩都將是社會未來的主人翁。他們假如不懂事,對社會的危害都很大,所以您看當時候每個成年人的責任感是如此。結果現在的風氣變成:小孩有小孩的想法,學生有學生的想法,我們管不了了。講這句話要負因果責任,所有聽我們講這句話的人,都覺得對,你就誤導了他們的人生態度,這個要下十九層地獄,誤導大眾的思想觀念。「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每個人人生的身分、本分背後都是責任,怎麼會管不了?怎麼會沒有我們的事了?這個太沒有責任心,這不行。所以難怪下一代失教,愈來愈狂妄,父母、大人的話都不聽,那可能是我們的態度偏頗了。第五個不祥,「聖人伏匿,愚者擅權」,聖人不出來了,都是這些急功近利的人當權,把整個世界的潮流都帶往追名逐利去了,這就「天下之不祥」。
  現在為了賺取眼前的利益,把整個地球母親破壞得體無完膚。從環境上這是天下的不祥,從思想觀念殘害下一代的身心。這愚者是誰?錯誤書籍的那些作者。現在很多暢銷書排行第一名,那是邪知邪見,那就變愚者擅權。包含一個國家的教育部長,主抓教育的人他對教育的認知本末倒置,愚者擅權,下一代就培養不出來,這就是天下之不祥。所以現在能把老祖宗五千年教育的,智慧、理念、經驗、方法、效果,得要做出成績來。因為現在人不相信老祖宗這些教誨,你不做出成績來,他還是懷疑。現在全世界的教育比較重視知識、技能、考試,沒有重視最重要的,孝的品德這部分。所以哪個學校落實德行教育,成為國家、成為天下的樣板,這個功德太大了。現在這個時代:你說這個好拿證據來!你沒做出實驗還不行。
  所以在二OO五年底,我的師長在廬江辦了一個中華文化教育中心,對當地四萬八千鎮民,推行倫理道德、《弟子規》孝道的教育。一年的時間,離婚率、犯罪率大大下降,證明人是可以教得好的。社會大眾,包含我們馬來西亞的華人,我記得O八年的時候有一期的課程,馬來西亞的校長、老師,還有家長去了一百四十七個人,那台飛機差一點就被他們給包了,全球華人對整個文化,非常的珍惜。一個地方做出實驗來,大家很有信心起而效法。像我們現在在巴生興華華小,還有幾個實驗的學校做出一定的效果,現在很多包含海峽兩岸這些教育界的人,他來了主動要去請教、要去吸收這些學校的經驗,這都是做出效果才能給人家信心。所以怎麼讓聖教能夠發揚光大,師長老人家有一句話點到底蘊上,「和諧社會從我心做起」,從我們自身。人能弘道,我是個老師,我把老師這個本分盡到;我是個父親,我把一個父親的本分盡到;我是個太太,我把太太的本分盡到。就在自己的這個身分當中行大道、行仁道。接觸我們的人,看到我們的人統統受感動,這個道就弘出去了。
  我們接著看第二個,展現智慧,是夫子看事情看得非常的深遠,不是在眼前。套一句《了凡四訓》上面的經文,能展現看得深遠的角度在哪裡,「不論現行,而論流弊;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論一身,而論天下。」現在社會風氣問題出在哪?急功近利,欲速則不達。夫子當時候的威望非常高,他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弟子當中子路勇猛第一,好像在那個時代,沒有人比得上子路的勇猛;那以治國的智慧,可能沒有人能夠超過顏回;還有理財的能力,冉求很強;子貢的外交口才,是無人能出其右,這歷史當中都有記載。當時候兩國要交戰,子貢出面給他們曉以大義,戰爭就平息掉。所以有這麼多的人才、這麼多的弟子,但夫子為什麼當時候沒有發動革命?發動革命他自己治理一個國家,給天下做樣板不是很好嗎?老人家幹嘛這麼辛苦,周遊列國十四年,還遇到很多危難,可能我們會這麼想。
  但夫子看得很遠,夫子看現在的國家領導人,還沒有壞到要起革命的程度,他又不是像夏桀、商紂魚肉人民。還沒到那個情況,假如發動革命,以後沒有夫子之德的人,動不動就要謀取政權,就民不聊生。所以夫子考慮的是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論一身,而論天下。在《論語》裡又有,夫子講「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夫子看得很準,看到那個做假人去陪葬,夫子說做假人的這些生意人,以後會斷子絕孫,沒後代。為什麼?把假人做得像真的一樣,會造成以後有人拿真人去陪葬。果然被夫子講準了!所以聖賢人他會防微杜漸,洞察機先,這個都是他們看得很深遠。所以「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他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是要給當世跟後世的人做榜樣,不可以隨性,不可以馬虎,一心恭敬謹慎。
  《論語》裡面,又有一個例子非常具體,夫子學生子貢,當時候魯國的百姓,因為在其他的國家做俘虜,子貢花錢把自己的國人贖回來。按照當時候的法律,魯國政府會拿贖金給子貢,子貢說不用了,他很慷慨說不用了。結果這個事情孔子知道了,孔子就責備子貢,因為這麼做好像很高尚。但是魯國人民都不富裕,都不像子貢是大商人,可是子貢不領贖金,以後想救人的人,就有點猶豫了:我也沒啥錢,把人贖回來,又不好意思領贖金。他一猶豫,就有可能因為這個猶豫,沒有把人贖回來,那不是斷了一個人重要的人生機緣了嗎?你把一個男人贖回來了,他的父母、他的妻兒有人照顧。所以當時候孔子抓住這機會點,教育子貢:你做任何事,得要考慮整個社會、國家的情況,不能只是你一個人率性,喜歡怎麼做就怎麼做。聖人舉事,聖賢人做一件事,是要移風易俗,這樣才能教化百姓。
  另外又有一天,子路在路上看到有人快淹死了,非常勇敢跳下去把那個人救起來。那個人感謝他的救命之恩,太激動、太感恩,把自己家裡的牛送給他。大家知不知道一頭牛換作現在是多少錢?比方說你開工廠,一頭牛就是一台大機器的成本,要靠這吃飯的。很高興把牛送給他,子路也接受了。孔子讚歎子路,你拯人於溺,人家差點就淹死、差點滅頂,你把他救起來,對方感激送牛給你。以後魯國人都說好心有好報,這個行善的風氣就帶動起來了。一般人來看,子貢不受贖金比較高尚,子路收了人家的牛,好像比較低俗。但孔子看事不是這樣的,他看整個面,看整個長遠的影響,所以這個看得深遠。我們當老師也要看得深遠,培養出來的學生就有智慧。
  第三點怎麼看出夫子的智慧?以下幾點都跟《禮記.學記》,最重要的教學法相應,「禁於未發之謂豫」,有智慧的人,教育自己、教化他人,他是用預防法。不是等他染上壞習慣了,然後再來教,那個叫亡羊補牢。夫子說「少成若天性」,《易經》講「蒙以養正,聖功也」。所以教育的智慧,就體現在禁於未發之謂豫,不止是教育他人,還要教育自己。自己沒有染上的壞習慣,未生惡令不生,不能再習染了,已生惡一定要把它馬上改掉,「過則勿憚改」。第三點在哪裡體現?在夫子非常多的教誨裡面都有體現,我們舉一句就好了,夫子說「君子有三戒」,這個戒就是預防,「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所以保護青少年的心靈非常重要,「非聖書,屏勿視」。現在全世界的青少年非常慘烈,都被這些邪惡的書籍障礙他的清淨心。父母老師不能不懂,尤其是國家要管理好這些出版物、這些光碟。人民是需要保護的,孩子是需要保護的,還讓他們有判斷力,要隔絕這些污染源。
  「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鬥是什麼?好勝心、嫉妒心,見不得人好。大家有沒有發現同年齡的人競爭性比較強?比方我們現在四十歲,看到另外一個跟我們年齡差不多的人,表現比我們好很多,我們可能就覺得有什麼了不起,運氣好而已。或者是就要跟他拼個高下,不懂得「道人善,即是善」,這都是嚴重的習氣。所以真會教育孩子,從小就讓他戒色、戒鬥,讓他「見人善,即思齊」,就不鬥了。「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所以人的患得患失之心,一般都隨著年齡增長愈來愈嚴重。除非這個人活得很明白,人生最重要的是提升靈性、提升智慧,不是要去貪求更多的東西,因為愈貪求就有求不得的痛苦。所以這個世界上不明白人生意義,走錯方向,愈活愈笑不出來佔大部分。我們不要說別人,我們就說自己,請問我們現在的笑容,跟二、三歲的時候比起來啥時候多?好,這是禁於未發之謂豫的教育智慧。
  第四點因材施教。你很了解他的程度,你很了解他的心態,你才好指導他。《禮記‧學記》說,「不陵節而施之謂孫」,孫就是循序漸進法。他的程度是這樣,你跟他談孝道,就以他能理解的;他程度還不能體恤父母,你就跟他說「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他雲裡霧裡太高了,這得循序漸進。《禮記‧學記》裡有一句話,也是這個因材施教非常好的註解,叫「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你知道他心態偏頗在哪,你才能把他導正,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教育最重要的兩個綱領長善、救失。知其心,知道別人的心態哪裡不對,可以幫助他。但我們想一想,「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們都不知道自己,怎麼去知道別人?所以我們要知人、助人,首先我們還要自知、自助。孔子有一次問三個學生,什麼是智者?什麼是仁者?子路說「智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愛己」。有智慧的人讓人能了解自己,仁愛的人讓人能愛護自己。子貢說「仁者愛人,智者知人」。最後是顏回講「智者自知,仁者自愛」。這個也是務本!
  一個人把自己的人生搞得亂七八糟的,顛三倒四,他拿什麼東西去愛人?有,現在這樣的人不少。比方說自己的身體、自己的事業搞得亂七八糟,然後看到一個心儀的人就說,我一定讓你幸福,橫批:騙人。他連自己都愛不起來,他拿什麼觀念、態度去愛別人?這因材施教是第四點,我們舉一些具體的例子。首先舉教孝道,夫子怎麼因材施教?觀察每個學生的心態,跟他現在的家庭情況。在《論語‧為政第二》連續好幾句都是教孝道,跟「為政」有什麼關係?大有關係。《孝經》開篇就告訴我們,「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所以整個國家推展孝道,天下就治了,國家就治了。所以「為政」裡面連續好幾次都是談孝道,孝道跟為政大有關係,是為政的根本。因為「建國君民,教學為先」,而教學又以孝為先。
  經句裡首先提到,「孟懿子問孝」,孟懿子是一位大夫,也是孔子的學生,他的父親孟僖子臨終以前,交代他們兄弟兩個,我死後你們一定要向孔老夫子學禮、求學問。孟懿子向夫子請教孝,孔子回答「無違」,回答完了這個因緣俱散了。樊遲駕馬車帶夫子回去,在這個過程裡面,孔子就對樊遲說,我剛剛遇到孟孫問孝於我,我跟他說無違。結果樊遲駕馬就問說,「夫子,無違是什麼意思?」大家想想,假如好學應該不等孔老夫子問?請問大家,我們回到春秋時代,能幫夫子駕馬幸不幸福?幸福!可以當面請教問題是吧?可是你看,真正在身邊不主動問,還得夫子主動問。這個也看到夫子慈悲,抓住每個因緣啟發他的學生,學生不主動問,畢竟他在身邊,第一個意思。
  坦白講夫子應該在講話的時候,看學生的表情,就知道有聽沒有懂。眼睛雖然瞪很大,但是那個不是明瞭的眼神,明瞭會放光的,不明瞭有點呆滯,但是點頭。第一層意思,是樊遲不懂;第二層意思,是孟懿子可能也不懂,他又不主動問,透過他這個同學再確定一下他有沒有懂。結果樊遲說無違是什麼意思?孔子具體告訴他,「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因為跟夫子學習,是孟懿子的父親給他臨終的交代,你決定不能違背,這就是禮敬自己的父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都要禮敬,這就是盡為人子的本分。還有一個言外之意,因為夫子崇尚《周禮》,所以當時候要讓三家恢復禮制。他們的城牆都建得太高了,應該要打掉,要符合禮制,結果只有孟懿子不聽話,沒有遵守。所以夫子這個言外之意,也都是要提醒他們,德行偏頗的地方在哪裡。所以在夫子的《弟子列傳》當中,沒有孟懿子的名字,大家都知道他是夫子的學生,為什麼不列入?古人在處理這些事情很有智慧,他一個動作把實質的東西顯現出來。為什麼?不是跟夫子幾十年叫弟子,夫子的話你不遵守,實質上不是弟子。
  這些做法有沒有教育後世?包含司馬遷編《史記》,把孔子擺在哪裡?世家那是貴族!這麼一寫不就把夫子對整個民族的貢獻,凸顯出來,「孔子世家」。所以孔子叫素王,雖然是平民,他的影響力超過君王,貢獻超過君王,所以司馬遷也不是普通人。又把項羽拉在「本紀」,本紀是皇帝,怎麼項羽擺在本紀?啟發後世的人,項羽有絕大的時機可以成為皇帝,可是他最後為什麼自殺?啟發後世的人,他太傲慢了,連死以前還不知道自己的錯,還怪老天爺,「天喪我,非用兵之罪也」,不是我不會打仗。所以這些聖賢人,他們的用意確實都能啟發後世。
  第二個學生又問孝的問題,剛好是孟懿子的長子,「孟武伯問孝」。孔子回答「父母唯其疾之憂」。孔子為什麼這麼指導他?一定是了解他的情況,而這一句很有含義,唯是唯一,其就是指孩子,父母唯一擔心孩子是在他生病的時候而已。人吃五穀雜糧,很難說一輩子從來沒生過病,父母只在他生病的時候擔心,其他都不用擔心。代表這個孩子,德行、家庭、事業、嗜好都不讓父母操心,這樣才是為人子盡孝,立身行道那個先不講。我們都成年了言語、行為、習慣,還讓父母常常掛心:又抽煙、又喝酒、又亂發脾氣,這都是不孝。所以這段話給我們的省思就很多,我們馬上冷靜下來,我們的父母現在還擔心我什麼?我就不及格了。趕緊把父母的擔心去除掉,才是盡孝,養父母之心,不要讓父母再操心。
  接著下一句,「子游問孝」。孔子回答,「子曰:今之孝者」,現在的孝子,「是謂能養」,就是覺得可以養父母吃得飽、穿得暖,這樣就叫孝。「至於犬馬,皆能有養」,犬馬,狗幫主人守夜,馬拉車代勞,牠們也是在奉養主人,兒子在奉養父母,都是奉養。「不敬,何以別乎?」但是奉養假如沒有恭敬的心,我們的奉養跟犬馬的奉養,不就差不多嗎?人跟動物的奉養差別在哪?發自內心的恭敬。所以夫子這一點就點出來,當時候的人盡孝太表面,沒有觀照自己的態度。我們拉回來這個時代,現在這個時代,可能我們的標準覺得有拿錢讓父母過日子,已經很不錯了。但是我們拿錢給父母的時候,有沒有恭敬心?有沒有跪下來,把這個錢放在額頭,供養父母?還是語氣:媽,拿去了。那父母更難受,坦白講我們很多為人子女拿給父母的錢,父母都存起來,提供我們以後,甚至孫子們用。重要的在哪?那個感恩、恭敬的心。所以夫子這些教誨,超越時空提醒我們。
  第四句,「子夏問孝」,孔子講「色難」,和顏悅色奉養父母難。剛剛一開始,第一句跟大家講到,無違,要順父母的心意不要違逆,所以孝順,這個順字就在這裡。父母講得對趕快去做,父母這個做法不是很妥,不要馬上頂撞,要順勢而為,再規勸就好。所以這個順字很重要,毫無那種讓父母不歡喜的態度出現,因為一順父母的心才能寬。比方假如你的父母她年紀大了,白頭髮很多,每天叮嚀你:女兒,我想染頭髮。妳這當女兒的說,媽,染頭髮那個東西對腎臟不好,會影響妳的身體。結果老太太一而再、再而三,講了幾個月,我們就是不做。可能老人家會很不舒服,甚至於她可能知道她的日子不多了,她就是希望自己離開的時候,染著髮看起來比較莊嚴,這是她的心願。
  因為剛好昨天聽到一位學長,他的外婆就是這個情況。他的母親也是為媽媽好,但是,沒理解到母親的心。老人家看女兒沒幫她染,自己染,結果聽到女兒的腳步聲上來了,躺在床上裝睡,老人跟小孩一樣很可愛的。這個女兒體會到了,老人家真的很想要染,馬上態度非常溫和:媽,我幫妳染。結果真的染完沒多久,老人家走了。所以女兒想起來幸好有染,不然真的她這女兒會留下一生的遺憾,沒有順。當然你假如買染髮的是天然的更好。所以當老人家很想吃什麼,你就不要先以營養學的角度,維他命V多少,怎麼樣怎麼樣,這個時候不要用這些道理來壓,要能體會得到老人家的心意這是順。心地柔軟和顏悅色,而和顏悅色不是裝出來的,是什麼?能夠有照顧父母老人的機會,覺得是自己最大的福報,我能報恩,所以和顏悅色是沒有絲毫的勉強。
  我們昨天跟學長他們看大陸一位孝子,王希海老師照顧父親二十六年。他這二十六年他覺得人生非常充實,看到父親睡得香、吃得甜、吃得歡喜,就是他最大的欣慰。因為盡孝跟人的性德相應,所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真正能照顧自己的父母,比方在醫院當中,五天、七天沒有辦法排泄,王希海老師就講到,一個為人子怎麼忍心可以在那裡等著,父母這麼多天排不出來,你必須主動採取方法,他就馬上想到方法。所以人的種種好方法從哪裡來?從孝心、從真心出來的。一個人有百折不撓的真心,方有萬變不窮的妙用,方法就出來了。他就幫父親整個肚子很仔細的按摩,還用熱毛巾去熱敷,然後用熱毛巾在肛門處給它溫熱,他父親就排泄出來。當他看到他父親那種放鬆、舒服,他覺得是他人生最大的快樂。孝子心中只有父母,父母樂就是他的樂。
  就好像我們成長過程當中,生病的時候,我們病好了,父母比我們還高興;我們生病了,父母對天地發誓,把這個病移到我身上,不要讓孩子這麼痛苦。這就是父子有親!王希海老師天性終身保持,沒有改變。因為王希海老師出入醫院的機會比較多,他就講到,父母生病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因為操心孩子。我們都知道人的身體不好,最大的一個原因是情緒影響,所以父母因為操心我們生病。可是父母生病以後,又特別怕麻煩孩子很自責,孩子沒有體會到父母因我們生病,又因我們內心難受,怕麻煩我們。照顧父母怎麼能說是麻煩?回報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所以我們為人子女又沒有體恤到,甚至照顧個一、二天,發脾氣不耐煩,在醫院裡面罵老人,走到走廊上去罵,父母都感覺得到,那不是讓老人更難受。
  所以看到這個色難,我們體會到,不管是古代的孝子,還是現代的孝子,那一分心境令人感佩,念念只想著怎麼樣讓父母歡喜,沒有想自己。對我們來講,我們很容易用自己的想法,二十六年那多辛苦!孝子不是這樣的。孝子給我們提醒到,你照顧父母還起一個念頭:要忍耐、要忍耐,要撐。這個心已經是自私了,想到自己才會有撐;念念是父母,決定沒有這個好辛苦、好累,沒有這個念頭。因為只要有這個念頭,慢慢變什麼?我好累,我好辛苦,最後就變我怨、我不耐煩,最後就我恨,那就麻煩了。所以孝子跟我們的差別在哪?存心不同。我們會自私自利,他們念念為父母想。所以和顏悅色是最可貴的,這個難是難能可貴。
  「有事,弟子服其勞」,弟子是指學生,服勞就服務老師很勤勞。「有酒食,先生饌」,有好的食物先奉養老師。「曾是以為孝乎?」假如只是服其勞,酒食先生饌,這樣還不能算是很細膩的盡孝,因為對老師最重要的是尊敬。但對父母他有一分父子有親天倫的親愛,還要和顏悅色。因為父母跟我們連心,我們做得是不是心甘情願,父母都能感覺到。甚至於互動的過程,還會撒撒嬌,還會有這些親暱的動作,這是父母跟子女之間有的。跟老師之間主要是莊重、恭敬,這是談到問孝的部分,就因材施教。
  再來,「問君子」。學生很多也都問君子,因為時間關係就不舉太多例子,我們舉一個子貢。子貢問君子,子貢口才是第一名的,孔子針對他回答,「先行其言,而後從之」。你自己先做到的這些事情再去講,這樣才能言行相符,這是君子的風範。子貢講話講得快,口才又好,夫子針對他提醒,你要落實君子,要契入君子,首先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包含學生還有問仁怎麼落實,仁愛的仁怎麼落實?學生要去當官問怎麼為政?怎麼治理這個地方?夫子對每個學生的指導都不大一樣,這都是體現因材施教。
  智慧第五點,叫抓住機會教育,體現夫子的智慧。《禮記‧學記》裡面說到的,「當其可之謂時」,這個時節因緣可以了,剛好發生,學生也信任老師,這個時候可以指點他,他會印象深刻。我們接著剛剛講子貢,子貢有一天在批評人,「子貢方人」,孔子知道了馬上提醒他,「賜也賢乎哉?」端木賜,你很賢德了嗎?還有時光、閒工夫在那裡批評人?「夫我則不暇」,我對治自己的習氣用功,時間都不夠了,你怎麼那麼多時間在批評別人?子貢口才好,他犯了這個批評人的壞習慣,孔子馬上機會教育。包含有些機會教育是什麼?看到學生的狀態,知道他領會錯了,領會錯了會愈偏愈遠,主動提醒他。子貢,你覺得夫子是很博聞、強記這樣治學的人嗎?「多學而識之者歟?」是這樣的人嗎?那代表子貢對自己的夫子,覺得他是博聞、強記。子貢一聽「然」,對,不是嗎?你看他把自己的老師看錯了。夫子看得出來,主動給他提醒,「非也,予一以貫之」。夫子治學是「吾道一以貫之」,忠恕之道貫穿整個學習的,而不是強記一大堆東西,那是知識。
  又有一次我們得感謝子貢,跟夫子這些互動,對於我們學習聖教很有幫助。子貢說「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他把自己的心聲講出來,我不想別人這樣對我,我也不會這樣去對人。夫子馬上抓住這個機會,端木賜,不是你的境界,你沒有那麼高。能做到這一點叫什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那已經不簡單了。我們不希望人家誤會我,我們也不誤會人家;我們不希望人家懷疑我們,我們也不懷疑人;我們不希望人家給我們發脾氣,我們也不能對人家發脾氣,那就沒貪瞋痴慢了。一個人學習假如誤認自己的境界,他要再進步就很困難了,而且誤認以後容易貢高我慢,所以及時提醒。
  另外一個學生冉求跟夫子講,夫子,我不是不好樂你的教誨,「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我實在是能力還很不夠。夫子告訴他,「力不足」,能力不夠是什麼?「中道而廢」,走到一半走不下去,沒力氣、沒能力了。你現在還沒走,「今女畫」,你是畫地自限,你不是能力不夠。我們往往很多事還沒做:不行、不能。剛好冉求這個問題,夫子馬上給他點出來。而且另外還點了冉求的另一個問題,就是他求道之心不夠切,但是很喜歡才藝,他就陷在喜歡才藝裡面。所以《論語》裡面有說,「小子鳴鼓而攻之」,冉求一些行為不好了,夫子說你們可以去指正冉求。我們有看到喜歡才藝,求道的心不夠切,才藝愈高會不會偏掉?會。所以我們剛剛講《資治通鑑》,司馬光這個見地很重要,「德勝才謂之君子」。所以這個畫地自限,知道他心態錯了,趕緊「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
  又有一個學生子路,剛好孔子講,「用之則行,捨之則藏」,夫子是對著顏回講,假如有國君用我們,我們就行禮樂大道、仁愛大道;捨之則藏,沒有人用我們,我們好好提升自己,不強求,我們還是樂在道中。而且我們看夫子跟顏子,他們雖然沒有被政治人物重用,可是那個貢獻不亞於政治人物。因為他們「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作春秋」,那對後世的影響最大。所以有機緣、沒機緣都不強求,沒有機緣也有沒有機緣的貢獻的方法。所以夫子跟顏子這麼一講,我們不被用,也能夠歡歡喜喜樂在道中,我們兩個做得到。結果子路在旁邊聽完以後就插一句話,「夫子,你假如帶領三軍,你會帶哪個弟子跟著你一起去?」夫子就抓住了這個機會點教育子路,「暴虎馮河」,空手打老虎、空手渡過很大的江河,這種匹夫之勇的人,我才不跟他一起去,我才不帶他,「吾不與也」。必也什麼?「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懼是非常戒慎恐懼,很謹慎去對待,臨事而懼;好謀,謀就是能夠集思廣益、客觀分析,然後再來做決策,好謀而成,這就是謙虛、慎重的人。不是逞匹夫之勇,才能成得了事。好,這是夫子對幾個弟子機會點教育。
  第六點,是相觀而善的教育智慧。「相觀而善之謂摩」,所謂「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我們看《論語》裡面,夫子讚歎堯帝、讚歎大禹、讚歎古人、讚歎管仲,讓學生學習;讚歎今人,比方晏平仲這當時候的聖賢人,讓他們效法,「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子產有君子之道四」,舉那時候的人讓大家效法。再來還舉什麼?同學之間,「有顏回者好學」;「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那所有的同學要效法顏回。這個在自己帶一個班,或者主掌一個學校,把這些優秀的學生榜樣舉起來,也可以相觀而善。
  好,這節課先跟大家談到這裡,謝謝大家。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continue reading

146 episodes

All episodes

×
 
Loading …

Welcome to Player FM!

Player FM is scanning the web for high-quality podcasts for you to enjoy right now. It's the best podcast app and works on Android, iPhone, and the web. Signup to sync subscriptions across devices.

 

Quick Reference Gu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