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work

Content provided by Alice Yeh. All podcast content including episodes, graphics, and podcast descriptions are uploaded and provided directly by Alice Yeh or their podcast platform partner. If you believe someone is using your copyrighted work without your permission, you can follow the process outlined here https://player.fm/legal.
Player FM - Podcast App
Go offline with the Player FM app!

【獨家專訪】經營社群前,先想清楚為何而做!「社群丼」創辦人陳思傑揭密 3 大迷思

7:08
 
Share
 

Manage episode 298677601 series 2956907
Content provided by Alice Yeh. All podcast content including episodes, graphics, and podcast descriptions are uploaded and provided directly by Alice Yeh or their podcast platform partner. If you believe someone is using your copyrighted work without your permission, you can follow the process outlined here https://player.fm/legal.

今天想跟大家聊社群行銷,這 4 個字乍聽之下,感覺好像只跟行銷人、小編有關對不對?但畢竟現在也有很多人在經營個人品牌,想增加自己本身在社群上的說話分量、影響力。
那你聽完這一集後可能會發現,就算你的工作內容看起來跟行銷八竿子打不著,但你很可能早就已經在做相關的事情。
一開始想先請大家回想一下,今天想知道社會、國際上發生什麼大事、有沒有值得關注的議題,你會做什麼呢?
應該很多人腦中浮現的第一件事,都不是打開電視了吧!大部分人會選擇點開 Facebook、點開LINE、滑一下 Instagram、Twitter 之類的社群媒體,看看自己追蹤的 KOL、媒體和身邊朋友「分享」了什麼。
也就是說,「社群」已經是資訊爆炸的時代中,最重要的資訊交流及溝通平台。
不過,這也變相成了行銷人更艱鉅的挑戰,也就是「如何讓費心打造的內容,在資訊海中跳出來?」
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我們拜訪了社群行銷大師陳思傑,他同時也是社群丼創辦人,這個臉書社團,從 2015 年創立至今已有超過 3.5 萬名小編、文案人跟社群行銷人員加入,目前已成為台灣最大專業社群社團,每天你都可以在這社團裡看到台灣各方社群行銷人,互相交流他們看到的有趣文案、campaign 跟社群經營心法。
那陳思傑自己是怎麼看待社群的呢?他跟我們說,社群不只是品牌宣傳管道,社群扮演的角色更應該是個能和消費者展開對話的平台。
實際上呢,陳思傑在一腳跨入社群領域前,曾經在外商做了 5 年品牌行銷工作,那個時候,從甲方(品牌主)角度,常常會覺得科技造就的數位化趨勢,只是讓品牌多了一個宣傳管道而已。」
是因為一直到 2014 年,他因為自己對社群這塊有興趣,開始經營自媒體,親自操刀每則貼文的插畫、文案,結果如何呢?他在沒有預算、沒有資源的情況下,創下一個月內粉絲數從 0 成長到兩萬、半年更是突破 6 萬的紀錄,一下子湧入眾多網友和媒體關注。
他也是一直到這個時候,才深刻感受到,原來社群的存在,絕對不是只能扮演傳聲筒的角色,更可以是和消費者展開對話,進而達到提升品牌好感甚至有導購效果的開放平台。
不過,陳思傑也很誠實地說,因為無法預知未來將發生的事,所以「不可預期性」其實是社群最有趣也最挑戰的地方,因為太多變數讓社群經營變得難以「規畫」。
只不過呢,在這當中,他還是看到了兩個做社群行銷時的常陷入的錯誤迷思:
迷思1:社群活躍度很重要,所以按讚、留言數多多益善?
陳思傑跟我們說,Facebook 雖然不斷改變演算法,調整平台的運作制度,但這幾年聚焦的重點目標之一,就是社團,會這麼做的原因,是因為 Facebook 認為,開放的社群只是幫助人們聚集、聯繫方便,所以不該停留在按讚的低度互動,而是要回到最原始的社交目的:人與人的實際連結。
也就是說,有多少人願意在你的貼文底下留言的確可看成是互動的一種,但重點是能不能創造「有價的社交關係」。
我舉個例好了,你能不能從互動過程中,判斷出對方的興趣、消費習慣、還沒被滿足的需求跟遇到的困擾等是什麼嗎?這些資訊和觀察可以幫助你進一步去推測潛在消費者 / 忠實粉絲樣貌。
另一方面,假如你釐清了數位工具或社群平台扮演的角色,不是用來取代傳統「面對面交流」,那線下交流活動,像是實體見面會,或許反而是未來想要提升更多「有意義而且可分析的互動」的話,你在線上社群上其實是可以考慮的輔助經營方式。
迷思2:社群經營的最終目的,就是促發行動、刺激銷售?
因為很多人想會問,社群該如何經營才恰當、才是正確的,陳思傑認為,這沒有統一的衡量標準,反而應該回頭問自己「到底為什麼要做社群?」
每個人根據他做社群的目的不同,做法和對應評估成效的參考指標就會不同。
我再舉個例,假如你今天的目的是想提升銷售,那麼,比起不斷發文和粉絲聊天搏感情,你可能更需要花心思在讓人們對你的產品感興趣。
或者是,如果你賣的是單價高的鑽石,因為這種偏向奢侈品的消費行為不太可能高頻率發生,所以銷售對象大部分會來自首次購買、而不是回購的消費者,那在這種情況下,你可能該審慎思考的是,是不是其實不需要做長期經營跟高頻互動,著重在品牌力及單次銷售量的提升可能還更重要。
其實很多時候,品牌主會覺得社群經營不善、效果不彰,常常是因為他們滿腦子想的只有導購、增加訂單,直接用轉換率來判斷成效好不好,但是卻忽略像是強化品牌印象、好感度,甚至單純只是讓消費者知道「在哪裡可以找到你」這些目標,可能都比粉絲數、互動率等數字還要重要。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continue reading

59 episodes

Artwork
iconShare
 
Manage episode 298677601 series 2956907
Content provided by Alice Yeh. All podcast content including episodes, graphics, and podcast descriptions are uploaded and provided directly by Alice Yeh or their podcast platform partner. If you believe someone is using your copyrighted work without your permission, you can follow the process outlined here https://player.fm/legal.

今天想跟大家聊社群行銷,這 4 個字乍聽之下,感覺好像只跟行銷人、小編有關對不對?但畢竟現在也有很多人在經營個人品牌,想增加自己本身在社群上的說話分量、影響力。
那你聽完這一集後可能會發現,就算你的工作內容看起來跟行銷八竿子打不著,但你很可能早就已經在做相關的事情。
一開始想先請大家回想一下,今天想知道社會、國際上發生什麼大事、有沒有值得關注的議題,你會做什麼呢?
應該很多人腦中浮現的第一件事,都不是打開電視了吧!大部分人會選擇點開 Facebook、點開LINE、滑一下 Instagram、Twitter 之類的社群媒體,看看自己追蹤的 KOL、媒體和身邊朋友「分享」了什麼。
也就是說,「社群」已經是資訊爆炸的時代中,最重要的資訊交流及溝通平台。
不過,這也變相成了行銷人更艱鉅的挑戰,也就是「如何讓費心打造的內容,在資訊海中跳出來?」
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我們拜訪了社群行銷大師陳思傑,他同時也是社群丼創辦人,這個臉書社團,從 2015 年創立至今已有超過 3.5 萬名小編、文案人跟社群行銷人員加入,目前已成為台灣最大專業社群社團,每天你都可以在這社團裡看到台灣各方社群行銷人,互相交流他們看到的有趣文案、campaign 跟社群經營心法。
那陳思傑自己是怎麼看待社群的呢?他跟我們說,社群不只是品牌宣傳管道,社群扮演的角色更應該是個能和消費者展開對話的平台。
實際上呢,陳思傑在一腳跨入社群領域前,曾經在外商做了 5 年品牌行銷工作,那個時候,從甲方(品牌主)角度,常常會覺得科技造就的數位化趨勢,只是讓品牌多了一個宣傳管道而已。」
是因為一直到 2014 年,他因為自己對社群這塊有興趣,開始經營自媒體,親自操刀每則貼文的插畫、文案,結果如何呢?他在沒有預算、沒有資源的情況下,創下一個月內粉絲數從 0 成長到兩萬、半年更是突破 6 萬的紀錄,一下子湧入眾多網友和媒體關注。
他也是一直到這個時候,才深刻感受到,原來社群的存在,絕對不是只能扮演傳聲筒的角色,更可以是和消費者展開對話,進而達到提升品牌好感甚至有導購效果的開放平台。
不過,陳思傑也很誠實地說,因為無法預知未來將發生的事,所以「不可預期性」其實是社群最有趣也最挑戰的地方,因為太多變數讓社群經營變得難以「規畫」。
只不過呢,在這當中,他還是看到了兩個做社群行銷時的常陷入的錯誤迷思:
迷思1:社群活躍度很重要,所以按讚、留言數多多益善?
陳思傑跟我們說,Facebook 雖然不斷改變演算法,調整平台的運作制度,但這幾年聚焦的重點目標之一,就是社團,會這麼做的原因,是因為 Facebook 認為,開放的社群只是幫助人們聚集、聯繫方便,所以不該停留在按讚的低度互動,而是要回到最原始的社交目的:人與人的實際連結。
也就是說,有多少人願意在你的貼文底下留言的確可看成是互動的一種,但重點是能不能創造「有價的社交關係」。
我舉個例好了,你能不能從互動過程中,判斷出對方的興趣、消費習慣、還沒被滿足的需求跟遇到的困擾等是什麼嗎?這些資訊和觀察可以幫助你進一步去推測潛在消費者 / 忠實粉絲樣貌。
另一方面,假如你釐清了數位工具或社群平台扮演的角色,不是用來取代傳統「面對面交流」,那線下交流活動,像是實體見面會,或許反而是未來想要提升更多「有意義而且可分析的互動」的話,你在線上社群上其實是可以考慮的輔助經營方式。
迷思2:社群經營的最終目的,就是促發行動、刺激銷售?
因為很多人想會問,社群該如何經營才恰當、才是正確的,陳思傑認為,這沒有統一的衡量標準,反而應該回頭問自己「到底為什麼要做社群?」
每個人根據他做社群的目的不同,做法和對應評估成效的參考指標就會不同。
我再舉個例,假如你今天的目的是想提升銷售,那麼,比起不斷發文和粉絲聊天搏感情,你可能更需要花心思在讓人們對你的產品感興趣。
或者是,如果你賣的是單價高的鑽石,因為這種偏向奢侈品的消費行為不太可能高頻率發生,所以銷售對象大部分會來自首次購買、而不是回購的消費者,那在這種情況下,你可能該審慎思考的是,是不是其實不需要做長期經營跟高頻互動,著重在品牌力及單次銷售量的提升可能還更重要。
其實很多時候,品牌主會覺得社群經營不善、效果不彰,常常是因為他們滿腦子想的只有導購、增加訂單,直接用轉換率來判斷成效好不好,但是卻忽略像是強化品牌印象、好感度,甚至單純只是讓消費者知道「在哪裡可以找到你」這些目標,可能都比粉絲數、互動率等數字還要重要。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continue reading

59 episodes

Alla avsnitt

×
 
Loading …

Welcome to Player FM!

Player FM is scanning the web for high-quality podcasts for you to enjoy right now. It's the best podcast app and works on Android, iPhone, and the web. Signup to sync subscriptions across devices.

 

Quick Reference Guide